SEI业务创新平台(SEI, Surrounding Enterprise business Innovation) 是虹信自主研发,以分布式、DevOps为理念,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开发运维一体化的企业PaaS平台。满足企业应用软件研发需求,为开发人员提供全面的功能集合。以统一开发框架为基础,规范体系为支撑,打造一款开放的有较强适应性、集成能力的企业技术底座。预置了用户角色权限管理业务流程引擎、规则引擎报表引擎等一系列常用功能和调度、监控文档、消息、给号通用服务。解决企业应用在系统集成、开发效率、用户体验、扩展、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健的技术支撑

image.png


平台架构

基于Spring Boot、Spring Cloud等最新版本开发,遵循SpringBoot编程思想,高度模块化和可配置化;同时支持分布式架构和单体式架构且可无缝切换。具备完备的RBAC功能,统一服务网关,统一认证权限方案,服务熔断、限流、降级、灰度发布、分布式多级缓存,分布式对象存储,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定时任务,分布式工作流,服务调用链监控,服务吞吐量监控,服务运行状态监控,应用拓扑结构分析,统一配置中心,日志聚合分析中心,动态网关路由,第三方社交登录,手机验证码登录,统一错误处理,动态文档聚合,配置文件、数据模型自动初始化等功能。集成小程序、消息推送、社交登录等丰富的第三方技术支持。

image.png


平台特征

适用企业:中、大型企业。

适用业务:企业经营管理类信息系统(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物流、人事管理等)建设

技术先进:微服务云原生、多租户、DevOps。

image.png


设计理念

以平台思维为核心构建企业服务生态圈,支撑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SEI平台不仅仅是一个开发框架,而是包含了应用技术架构(分层架构,开源组件选择等)和各种规范约束(编码规范,接口调用规范,UI规范)的一个企业级PaaS平台。统一的开发技术框架和环境、统一研发管理过程。通过平台+产品服务的方式,是通过平台实现敏捷性和成本降低,是通过平台约束上层应用采用统一的开发框架,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加强后续对应用的质量和过程管控能力支撑企业未来的IT治理和运营。

image.png


发展历程

image.png


产品历程:

– 2005年,根据长虹多年信息化经验,初期开发平台

– 截止2010年底,经过多次迭代和验证,平台走向成熟期

– 2012年,微服务技术概念出现,2014年微服务架构正式运用

– 2015年,虹信对平台进行微服务架构改造产生SEI平台

– 2016年,完成微服务化改造,支持构建原生云应用

– 2017 年,完成平台5.0建设,并向下兼容

– 2019 年,完成平台6.0建设,并向下兼容

– 2021 年,完成财务共享在平台的10+N产品化

内部应用:

– 2006年起,在平台构建各类业务系统,多达10多个系统

– 2007年起,财务共享系统逐步迁移到平台

– 2015年,搭建财务云系统

– 2016年,搭建税务云系统

– 2017年,完成预算与报销管理系统、财务共享系统、网上招投标平台等系统的迁移与微服务改造

– 2019年,配合平台升级完成深度微服务治理

– 2021年,搭建财务共享10+N产品体系

外部应用:

– 主要应用客户包括:泸州老窖、华润雪花、中海油、DHL新希望、长城汽车、中泰化学

– 基于云版平台的财务云系统已经有部分小微企业在使用


核心功能

SEI平台基于企业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内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服务,包括:租户管理、用户管理、岗位管理、组织机构、角色权限管理、工作流组件、安全认证、公共主数据管理等。同时,还针对上述微服务架构的不足,SEI平台以基本完成了下图微服务冰山模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和规避微服务架构的不足。

image.png


认证中心:基于轻量级JWT规范,实现各个内部服务间的安全认证和会话信息传递。同时,与外部服务或系统集成支持cookie、token及LDAP等方式的企业单点登录集成。

image.png


配置中心:实现配置与代码分离、配置版本管理。有完善的管理界面,支持多平台多环境,配置变更热加载生效,权限和配置审计等多种生产级功能。既可以用于连接字符串等常规配置场景,也可用于发布开关(Feature Flag)和业务配置等高级场景。

image.png


API网关系统的唯一入口具有身份验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路由处理等功能。

image.png


消息中心:基于kafka实现的平台消息队列公共组件。


部署中心:通过自定义shell脚本和仓库,结合Jenkins持续集成工具,实现平台流水线式部署服务,开发人员只需签入代码即实现发布和自动部署。

image.png


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统一采集和管理各服务日志及服务健康状态,实现全链路监控、及时预警和报警。

image.png


平台首页

image.png


组织机构

image.png


用户管理

image.png

image.png


租户管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流程服务:定位于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和最终客户,以流程引擎和规则引擎为核心,通过配置及二次开发,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处理,由流程引擎、规则引擎、五个核心服务及对外接口四部分组成。

1.实现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转变

2.业务流程全局可视化

3.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流程需求

image.png

image.png


规则引擎:实现业务规则和代码的分离。

image.png

image.png


报表引擎:支持在线组件、自主定义场景并复用。

image.png

image.png


基于B/S端技术的开发模式,内置数十种适合大屏的图表类型和样式,无需设置数据,仅拖拽组件即可绘制一幅大屏蓝图。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编辑,任何细节调整都在编辑器中实时展现,无需频繁保存、预览。

image.png


UI交互设计提供统一的UI交互设计规范,统一设计语言,用户界面美观大方,系统操作简单易用

image.png


平台价值

随着IT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了时代像虚拟化、云计算和大数据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如果现在再套用传统的研发模式去研发新的应用虽然可行,但是并不是那么的匹配。而企业云化落地,就需要用云原生应用架构,全部应用都应该基于云去构建。加之,当下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业务专有系统(如,ERP、WMS、SRM、CRM等)已基本建设完成,而这些专有业务系统所属领域关联性强且体型庞大,无法满足当前互联网市场环境下的业务快速发展。为此,虹信软件采用微服务架构,以DevOps为理念构建SEI业务协同平台。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运维工具套件,形成持续的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积累,加速企业业务中台建设落地。

image.png


Ø提升软件的规模化、流水线式的开发能力;

规范:为企业提供统一的基础框架、开发方法、开发技术,提高企业应用标准化水平。

复用:可持续积累可复用的公共业务组件,实现企业软件知识价值和数据资产。

Ø提升软件快速应对市场不可预期变化的运行能力;

敏捷:通过平台提供的基础(业务)服务,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应对不可预期的市场变化。

易维:应用系统统一平台管理,降低软件后期运维的时间和成本,并通过可视化、简洁的界面给业务运维、IT运维分离提供了支撑。

Ø提升企业数据资产实现更科学和规范的管理能力

融合:对外连接集成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对内无缝整合集成多业务、多系统,提高系统应用广度和数据协同。

价值:提高软件产品开发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平台优势

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组件化、服务化,拥有独立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采用集团多租户的理念,部署在企业内部私有云上(也可部署在AWS、阿里云、华为云)。将数据中台融入系统设计,沉淀企业经营、财务数据,实现数据的分层与水平解耦,实现跨域数据整合

image.png

平台案例

image.png

SEI基础研发平台

SEI业务创新平台(SEI, Surrounding Enterprise business Innovation) 是虹信自主研发,以分布式、DevOps为理念,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开发运维一体化的企业PaaS平台。满足企业应用软件研发需求,为开发人员提供全面的功能集合。以统一开发框架为基础,规范体系为支撑,打造一款开放的有较强适应性、集成能力的企业技术底座。预置了用户角色权限管理业务流程引擎、规则引擎报表引擎等一系列常用功能和调度、监控文档、消息、给号通用服务。解决企业应用在系统集成、开发效率、用户体验、扩展、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健的技术支撑

image.png


平台架构

基于Spring Boot、Spring Cloud等最新版本开发,遵循SpringBoot编程思想,高度模块化和可配置化;同时支持分布式架构和单体式架构且可无缝切换。具备完备的RBAC功能,统一服务网关,统一认证权限方案,服务熔断、限流、降级、灰度发布、分布式多级缓存,分布式对象存储,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定时任务,分布式工作流,服务调用链监控,服务吞吐量监控,服务运行状态监控,应用拓扑结构分析,统一配置中心,日志聚合分析中心,动态网关路由,第三方社交登录,手机验证码登录,统一错误处理,动态文档聚合,配置文件、数据模型自动初始化等功能。集成小程序、消息推送、社交登录等丰富的第三方技术支持。

image.png


平台特征

适用企业:中、大型企业。

适用业务:企业经营管理类信息系统(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物流、人事管理等)建设

技术先进:微服务云原生、多租户、DevOps。

image.png


设计理念

以平台思维为核心构建企业服务生态圈,支撑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SEI平台不仅仅是一个开发框架,而是包含了应用技术架构(分层架构,开源组件选择等)和各种规范约束(编码规范,接口调用规范,UI规范)的一个企业级PaaS平台。统一的开发技术框架和环境、统一研发管理过程。通过平台+产品服务的方式,是通过平台实现敏捷性和成本降低,是通过平台约束上层应用采用统一的开发框架,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加强后续对应用的质量和过程管控能力支撑企业未来的IT治理和运营。

image.png


发展历程

image.png


产品历程:

– 2005年,根据长虹多年信息化经验,初期开发平台

– 截止2010年底,经过多次迭代和验证,平台走向成熟期

– 2012年,微服务技术概念出现,2014年微服务架构正式运用

– 2015年,虹信对平台进行微服务架构改造产生SEI平台

– 2016年,完成微服务化改造,支持构建原生云应用

– 2017 年,完成平台5.0建设,并向下兼容

– 2019 年,完成平台6.0建设,并向下兼容

– 2021 年,完成财务共享在平台的10+N产品化

内部应用:

– 2006年起,在平台构建各类业务系统,多达10多个系统

– 2007年起,财务共享系统逐步迁移到平台

– 2015年,搭建财务云系统

– 2016年,搭建税务云系统

– 2017年,完成预算与报销管理系统、财务共享系统、网上招投标平台等系统的迁移与微服务改造

– 2019年,配合平台升级完成深度微服务治理

– 2021年,搭建财务共享10+N产品体系

外部应用:

– 主要应用客户包括:泸州老窖、华润雪花、中海油、DHL新希望、长城汽车、中泰化学

– 基于云版平台的财务云系统已经有部分小微企业在使用


核心功能

SEI平台基于企业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内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服务,包括:租户管理、用户管理、岗位管理、组织机构、角色权限管理、工作流组件、安全认证、公共主数据管理等。同时,还针对上述微服务架构的不足,SEI平台以基本完成了下图微服务冰山模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和规避微服务架构的不足。

image.png


认证中心:基于轻量级JWT规范,实现各个内部服务间的安全认证和会话信息传递。同时,与外部服务或系统集成支持cookie、token及LDAP等方式的企业单点登录集成。

image.png


配置中心:实现配置与代码分离、配置版本管理。有完善的管理界面,支持多平台多环境,配置变更热加载生效,权限和配置审计等多种生产级功能。既可以用于连接字符串等常规配置场景,也可用于发布开关(Feature Flag)和业务配置等高级场景。

image.png


API网关系统的唯一入口具有身份验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路由处理等功能。

image.png


消息中心:基于kafka实现的平台消息队列公共组件。


部署中心:通过自定义shell脚本和仓库,结合Jenkins持续集成工具,实现平台流水线式部署服务,开发人员只需签入代码即实现发布和自动部署。

image.png


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统一采集和管理各服务日志及服务健康状态,实现全链路监控、及时预警和报警。

image.png


平台首页

image.png


组织机构

image.png


用户管理

image.png

image.png


租户管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流程服务:定位于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和最终客户,以流程引擎和规则引擎为核心,通过配置及二次开发,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处理,由流程引擎、规则引擎、五个核心服务及对外接口四部分组成。

1.实现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转变

2.业务流程全局可视化

3.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流程需求

image.png

image.png


规则引擎:实现业务规则和代码的分离。

image.png

image.png


报表引擎:支持在线组件、自主定义场景并复用。

image.png

image.png


基于B/S端技术的开发模式,内置数十种适合大屏的图表类型和样式,无需设置数据,仅拖拽组件即可绘制一幅大屏蓝图。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编辑,任何细节调整都在编辑器中实时展现,无需频繁保存、预览。

image.png


UI交互设计提供统一的UI交互设计规范,统一设计语言,用户界面美观大方,系统操作简单易用

image.png


平台价值

随着IT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了时代像虚拟化、云计算和大数据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如果现在再套用传统的研发模式去研发新的应用虽然可行,但是并不是那么的匹配。而企业云化落地,就需要用云原生应用架构,全部应用都应该基于云去构建。加之,当下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业务专有系统(如,ERP、WMS、SRM、CRM等)已基本建设完成,而这些专有业务系统所属领域关联性强且体型庞大,无法满足当前互联网市场环境下的业务快速发展。为此,虹信软件采用微服务架构,以DevOps为理念构建SEI业务协同平台。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运维工具套件,形成持续的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积累,加速企业业务中台建设落地。

image.png


Ø提升软件的规模化、流水线式的开发能力;

规范:为企业提供统一的基础框架、开发方法、开发技术,提高企业应用标准化水平。

复用:可持续积累可复用的公共业务组件,实现企业软件知识价值和数据资产。

Ø提升软件快速应对市场不可预期变化的运行能力;

敏捷:通过平台提供的基础(业务)服务,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应对不可预期的市场变化。

易维:应用系统统一平台管理,降低软件后期运维的时间和成本,并通过可视化、简洁的界面给业务运维、IT运维分离提供了支撑。

Ø提升企业数据资产实现更科学和规范的管理能力

融合:对外连接集成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对内无缝整合集成多业务、多系统,提高系统应用广度和数据协同。

价值:提高软件产品开发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平台优势

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组件化、服务化,拥有独立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采用集团多租户的理念,部署在企业内部私有云上(也可部署在AWS、阿里云、华为云)。将数据中台融入系统设计,沉淀企业经营、财务数据,实现数据的分层与水平解耦,实现跨域数据整合

image.png

平台案例

image.png